每次打開辦公室書柜櫥,首先映入眼簾的是那兩件物品:一是檢察日報的《通訊員證》,一是檢察日報社的臨時出入證。在別人眼里看來這是兩樣不值一文、實在說不出意義的東西,我,卻視之為罕物。細細端詳、輕輕撫摸,短暫又難忘的回憶涌上心頭……,一百天---我在檢察日報學習、工作的時光,對以人生長河來說只是瞬間,卻牽起了我與檢察日報的難了情緣,抑或是我人生的一段際遇,更是心靈的洗禮、精神的升華。
作為最基層檢察院的檢察官到檢察日報社當見習編輯,似乎是件很不靠譜的事,做夢也不會想到。可是在2008年的初夏,我就這樣成為了檢察日報社的一員,夢想和現(xiàn)實有時真的只有一步之遙而不是玩笑。
對報社的理解仍停留在電視劇《編輯部的故事》那些章節(jié),編輯們有些憤世嫉俗、有些自命清高、有些貧、有些怪,而這一切在我融入了檢察日報后產(chǎn)生了顛覆性改觀----檢察日報的編輯記者都是帥哥美女,才高八斗,作風過硬,仔細想來,這也是和檢察機關(guān)的法律屬性相適應(yīng)和匹配的。面對神圣的哨兵,凝視莊嚴的國旗,作為檢察官的自豪感油然而生,在胸膛中澎湃。
在報社,我感受到了和諧
檢察日報是個大家庭,時時處處彌漫著家庭的溫馨,和諧、包容的氛圍使身處其中的每一位成員迸發(fā)無窮動力盡情展露自己的才華。作為學生也好,作為過客也罷,我得到了報社領(lǐng)導及各位老師的幫助與指點,無論是工作還是生活都是在享受幸福。
在報社,我體會到了勇敢
2008年真是個悲喜交加的年份!5.12”---全中國人們的黑色夢魘,大地的搖晃讓檢察日報社燈火通明、日夜不息,一方面通過《檢察日報》倡議全國檢察干警伸出援助之手,一方面通過《檢察日報》捎去全國檢察干警對災(zāi)區(qū)戰(zhàn)友的問候。檢察日報的記者不顧余震的危險,徒步深入一線,站在瓦礫廢墟上進行最新的報道。后方的編輯們?nèi)找故睾?唯恐延誤了些許的消息,此時的檢察日報社猶如高速旋轉(zhuǎn)的陀螺,一條條消息,一折折報道無不傳遞無微不至的關(guān)懷與深情;2008年8月,一雙堅定的足跡行走在首都的夜空,它是那樣的鏗鏘與豪邁。中國人民暫時擦去了大災(zāi)的淚水,以五千年的中華文明迎接五大洲的健兒。此時的檢察日報社以滿腔的熱情向世界傳遞賽場的喜訊。報社人就是這樣的從容,面對大悲大喜,勇敢接受挑戰(zhàn),作為來自于基層的檢察官,我得到深深的啟迪。
在報社,我理解了敏銳
“講故事,說新聞”令我耳目一新,而新聞的挖掘有時是靈光閃動,報社人就有這樣的“特異功能”,以新聞人的視角評價新聞事件,獨特的理解、觀點讓我嘆為觀止。很幸運我扮演了一百天的“快車司機”的角色,理解“第一時間、第一現(xiàn)場”對于新聞人意義,作為見習編輯,我理解了作為編輯、記者所必備的敏銳感,瞬間的反應(yīng)、最初的思想火花沖動,是成就有些新聞的基礎(chǔ)。其實這種敏銳感在基層檢察工作中值得借鑒,面對頑固、狡猾的犯罪嫌疑人,抓住犯罪嫌疑人的弱點,換個角度思維或許會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在報社,我知道了高效
一百天的工作,我知道高效對于新聞人的要求是如此的苛刻。清楚的記得總編室魏主任兩天內(nèi)在北京與海南間飛了個來回,帶回了對海南省檢察長的生動事跡;明鏡周刊的鄭主任在江蘇一天,在火車上完成了系列報道;聲音周刊的編輯們將今天的采訪見諸明天的報端……,檢察日報就是如此高效的運轉(zhuǎn)。高效對于檢察工作無疑是嚴格的要求,“節(jié)約司法資源,提高辦案效率”應(yīng)是檢察干警的理念。
在報社,感悟了嚴謹
“惜墨如金”,在報社我深深感悟到了。一個字,甚至一個標點符號務(wù)求精確,每日評報,每周例會,對新聞稿件精益求精,報社人以嚴謹?shù)淖黠L對待作品,這是對作者的尊重,更是報社人價值的體現(xiàn)。就是這樣的嚴謹成就了《檢察日報》法制大報的地位,成就了《檢察日報》的輝煌。秉持“嚴謹”理念,對檢察司法實踐大有裨義。
百日回眸,與《檢察日報》美麗相約;回憶難忘,曾是檢察日報的一員;細細品味,在這個大家庭中結(jié)下了深厚友誼……,揮手告別《檢察日報》,告別百日相處的同仁,帶著淡淡的憂傷,帶著絲絲的留戀,帶著真誠的祝福,帶著滿囊的收獲。值此《檢察日報》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之際,撰短文聊表心愿,!稒z察日報》百尺竿頭,更進一步,創(chuàng)造新的輝煌!
(作者單位 江蘇省海門市檢察院)
京ICP備13018232號-3 |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wù)許可證10120230016 | 增值電信業(yè)務(wù)經(jīng)營許可證京B2-20203552
信息網(wǎng)絡(luò)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0110425 | 廣播電視節(jié)目制作經(jīng)營許可證(京)字第10541號
網(wǎng)絡(luò)出版服務(wù)許可證(京)字第181號 | 出版物經(jīng)營許可證京零字第220018號 | 京公網(wǎng)安備11010702000076號
網(wǎng)站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8642 3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