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1日,十一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第三次全體會議。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長曹建明作最高人民檢察院工作報告。 新華社記者李濤 攝
核心提示:作為歷年兩會期間最受關注的議程之一,今年的兩高報告再次成為媒體報道及輿論關注的焦點。從媒體的報道、評論及網民的跟帖留言來看,今年的兩高報告獲得了輿論一致的肯定。輿論普遍認為,今年的兩高報告直面焦點問題,回應了人民群眾對司法公正的吁求,反映出司法機關以懲治犯罪、維護公民合法權益為己任,在維護公平正義道路上所做出的艱苦努力。其中曹建明檢察長所做的最高檢工作報告,呼應民生,不避熱點,尤其是在報告中不回避檢察工作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以‘零容忍’的態(tài)度嚴肅查處檢察人員違紀違法案件”,得到了輿論的一致好評。
【輿情熱點】
2011年3月11日16時,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長曹建明向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作了最高人民檢察院工作報告。報告中的若干亮點引發(fā)了輿論的關注和熱議。
一、加強監(jiān)管活動監(jiān)督,重點打擊“牢頭獄霸”
█報告摘編:強化刑罰執(zhí)行和監(jiān)管活動監(jiān)督。會同司法行政機關深入開展全國監(jiān)獄清查事故隱患、促進安全監(jiān)管專項活動,重點排查解決“牢頭獄霸”問題,對87名嚴重破壞監(jiān)管秩序的在押犯依法追究刑事責任。推進與監(jiān)管場所的監(jiān)控聯網,完善和落實收押檢察、巡視檢察等工作機制。加強對刑罰變更執(zhí)行的監(jiān)督,糾正減刑、假釋、暫予監(jiān)外執(zhí)行不當10813人。開展保外就醫(yī)專項檢察活動,糾正不符合保外就醫(yī)條件、程序或脫管漏管555人。加大清理久押不決案件力度,依法糾正超期羈押525人次。
█報告解讀:2010年10月,最高人民檢察院會同公安部聯合下發(fā)了《關于人民檢察院對看守所實施法律監(jiān)督若干問題的意見》,從制度上解決了長期以來看守所檢察監(jiān)督的范圍、方式、程序和責任不夠明確的問題。最高人民檢察院新聞發(fā)言人白泉民介紹,檢察機關積極推進派駐檢察室與監(jiān)管場所監(jiān)控聯網,加強對監(jiān)管活動的實時和動態(tài)監(jiān)督,及時了解、有效化解和堅決消除各類監(jiān)管矛盾、安全隱患和事故苗頭。截至目前,全國已有1800多個派駐檢察室與監(jiān)管場所實現了監(jiān)控聯網。
二、加強對刑訊逼供、違法取證問題的監(jiān)督
█報告摘編:強化刑事訴訟監(jiān)督。堅持懲治犯罪與保障人權并重,重點加強對有案不立、刑訊逼供、違法取證、量刑畸輕畸重等問題的監(jiān)督。
……加強偵查監(jiān)督。與有關部門聯合出臺《關于辦理刑事案件排除非法證據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和《關于辦理死刑案件審查判斷證據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并制定檢察機關適用兩個規(guī)定的指導意見,強化對偵查取證活動的監(jiān)督,確保依法全面客觀收集證據,有效提高辦案質量。會同公安部制定《關于審查逮捕階段訊問犯罪嫌疑人的規(guī)定》,完善檢察機關聽取犯罪嫌疑人申辯和律師意見、保障律師執(zhí)業(yè)權利等機制。對偵查活動的違法情況提出糾正意見33836件次。
█報告解讀:在河南“趙作海冤案”發(fā)生后不久,兩高聯合公安部、安全部、司法部,共同出臺了兩個證據新規(guī)——《關于辦理刑事案件排除非法證據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和《關于辦理死刑案件審查判斷證據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力求把好證據關,最大限度防范冤假錯案。
全國人大代表、浙江省人民檢察院檢察長陳云龍:辦錯一件案子,對當事人來說,是天大的事。強化證據意識,最大限度減少冤假錯案對司法工作非常重要。
三、嚴肅查辦征地拆遷領域的職務犯罪
█報告摘編:深入開展查辦重點領域職務犯罪專項工作。深化治理商業(yè)賄賂工作,在房地產開發(fā)、產權交易、醫(yī)藥購銷等領域,立案偵查涉及國家工作人員的商業(yè)賄賂犯罪案件10533件。深化工程建設領域突出問題專項治理,立案偵查項目審批、招標投標、物資采購等環(huán)節(jié)的職務犯罪案件8584件。會同有關部門開展國土資源領域腐敗問題治理工作,立案偵查土地和礦產資源審批出讓、開發(fā)利用、征地補償等環(huán)節(jié)的職務犯罪案件1248件。
依法懲治嚴重危害民生的犯罪。堅決打擊“兩搶一盜”、電信詐騙、制售有毒有害食品和偽劣農藥、化肥、種子等侵害群眾權益的犯罪,嚴肅查辦征地拆遷、社會保障、勞動就業(yè)、醫(yī)療衛(wèi)生、招生考試等民生領域的職務犯罪。
█委員解讀:被譽為“說真話不作秀”的全國政協委員崔永元,對最高檢工作報告中提及查辦征地拆遷案件給予了高度評價。他表示,高檢院的工作報告中,兩次提及查辦征地拆遷案件,這說明檢察機關的工作非常注重保護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在過去的一年間,因征地拆遷引發(fā)的一些社會矛盾比較多,檢察機關立案偵查并嚴肅查辦這類案件,對化解社會矛盾起到了非常積極的作用。 他對“兩高”報告的總體評價為,與去年相比都有一些新的內容,說明法院和檢察院的工作能夠與時俱進,積極應對新的社會形勢變化。
四、嚴肅查辦多名涉嫌腐敗犯罪高官
█報告摘編:依法嚴肅查辦貪污賄賂等職務犯罪。全年共立案偵查各類職務犯罪案件32909件44085人,同比分別增加1.4%和6.1%。其中,立案偵查貪污賄賂大案18224件,同比增加0.2%;查辦涉嫌犯罪的縣處級以上國家工作人員2723人(含廳局級188人、省部級6人),同比增加2%。加大查辦行賄犯罪力度,立案偵查行賄犯罪嫌疑人3969人,同比增加24.3%。健全境內外追逃追贓機制,會同有關部門抓獲在逃職務犯罪嫌疑人1282人,追繳贓款贓物計74億元。堅持依法文明辦案,正確區(qū)分合法收入與違法所得、工作失誤與失職瀆職等界限,注意維護企業(yè)正常經營發(fā)展,注意保障涉案人員合法權益,注意為國家、集體挽回經濟損失。規(guī)范偵查辦案活動,慎重使用強制性措施,嚴格執(zhí)行舉報人和證人保護、訊問職務犯罪嫌疑人全程同步錄音錄像以及逮捕職務犯罪嫌疑人報上一級檢察院審查決定等制度,進一步提高辦案質量。最高人民檢察院和澳門檢察院聯合舉辦國際反貪會議,與15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的反貪機構深入探討反腐敗國際司法合作。
█報告解讀:2010年以來,司法機關加大反腐力度,鄭少東、陳紹基、黃瑤等腐敗案件的公開審理,進一步彰顯了黨和政府反腐敗的決心。國家統(tǒng)計局民意調查結果顯示,2003年至2010年,公眾對反腐敗和廉政建設成效的滿意度從51.9%提高到70.6%。
全國人大代表張鳳寶:黨和國家始終高度重視反腐敗工作,但當前反腐敗工作與群眾的期望值還有一定差距。反腐應多管齊下,要治本還應從制度上嚴防,完善監(jiān)督機制,特別是對“一把手”權力的監(jiān)督,最大限度減少權力腐敗和尋租的空間。
五、加強反瀆職侵權檢察工作
█報告摘編:大力加強瀆職侵權檢察工作。認真落實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瀆職侵權檢察工作專項報告的意見,加大辦案力度,健全辦案機制,立案偵查瀆職侵權犯罪案件7349件10227人,同比分別增加4.5%和9.3%。其中,立案偵查重特大瀆職侵權案件3508件,同比增加10.5%。會同有關部門建立健全行政執(zhí)法與刑事司法銜接等工作機制,著力解決瀆職侵權犯罪發(fā)現難、立案難、查證難、處理難等問題。黨中央高度重視反瀆職侵權工作,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轉發(fā)了最高人民檢察院等九部門聯合制定的關于加大懲治和預防瀆職侵權違法犯罪工作力度的文件。在京舉辦懲治和預防瀆職侵權犯罪大型展覽,并陸續(xù)在全國各地巡展,已有55.5萬名國家工作人員參觀。
█報告解讀:2010年,最高人民檢察院制定了《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懲治和預防瀆職侵權犯罪工作若干問題的決定》等指導性文件;在全國各地舉辦的懲治和預防瀆職侵權犯罪展覽,目前已有55.5萬名國家工作人員參觀,為廣大黨員干部及相關人員及時敲響警鐘;結合辦案加強犯罪分析和對策研究,向有關單位和部門提出預防建議55628件,對國家工作人員進行警示教育964萬人次。
全國人大代表、西藏自治區(qū)黨委副書記、自治區(qū)主席白瑪赤林對高檢院工作報告中提到的“懲治和預防瀆職侵權犯罪大型展覽陸續(xù)在全國各地巡展,已有55.5萬名國家工作人員參觀”表示肯定,他認為這是協助各級政府教育干部、反腐倡廉的重要舉措。
全國人大代表、江蘇省人民檢察院檢察長徐安表示,瀆職侵權犯罪,有時比貪污受賄的危害還大,在一些領域給國家和人民群眾利益造成的損失是無法估量的。所以,查辦瀆職侵權犯罪絲毫不能放松。
全國人大代表劉喬英表示,瀆職侵權犯罪,絕大多數是由于制度上不健全、主觀上疏忽大意或不科學、不民主決策等造成的,開展有針對性的預防工作,可以有效避免或最大限度地減少犯罪行為的發(fā)生。
六、2011年將嚴查官黑勾結欺壓百姓
█報告摘編:2011年,檢察機關將嚴肅查辦官黑勾結、欺壓百姓的案件,干擾、破壞、操縱基層選舉的案件,以及食品藥品質量、安全生產、征地拆遷、環(huán)境保護等方面嚴重侵害群眾切身利益的案件。
█專家解讀:北京市律協刑法專業(yè)委員會委員趙運恒認為,檢察機關將嚴查官黑勾結、欺壓百姓的案件作為今年的工作安排提出,可以說是順應時勢,“說明這種現象越來越多,不根除可能影響社會穩(wěn)定”。趙運恒稱,“官黑勾結”有兩個方面的含義,一是人們印象中的官員給黑惡勢力充當“保護傘”,主要是從反腐倡廉的角度講,官員沒有自律,損害了國家機關的公信力;另一方面就是從民生角度,強調官黑勾結后老百姓遭殃。近幾年出現的官黑勾結案件中,已不只是黑惡勢力找官員庇護的問題,甚至有官員為了達到自己個人甚至工作的目的,主動勾結利用黑惡勢力,如在拆遷過程中,有官員主動找?guī)в泻谏鐣再|的組織幫忙,結果就是老百姓受欺壓。
【傳播情況】
每年兩會期間,除了總理的政府工作報告,最受關注的當屬“兩高”的工作報告。今年也不例外。早在“兩高”報告開始之前,媒體便開始發(fā)布相關的會議日程和消息。3月11日上午,即有20余家網媒轉載了中國人大網3月10日發(fā)布的關于“十一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舉行第三次全體會議”的通告,并在轉載標題中突出“人大下午召開全體會議 最高法最高檢將作報告”這一信息。
3月11日下午,最高檢的工作報告“出爐”后,各大媒體便開始爭相解讀報告中的亮點、焦點,并輔之以介紹2010年全國檢察機關各項工作的開展情況。例如,新華網3月11日刊發(fā)的報道《最高檢報告解讀:重點打擊“牢頭獄霸”》、《高檢報告解讀:最高檢反瀆職侵權“警鐘長鳴”》、《高檢報告解讀:高檢報告展露“法外柔情”》,《檢察日報》3月12日刊發(fā)的報道《解讀最高人民檢察院報告四個亮點》等;部分媒體報道還側重于關注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們對報告中所提問題的看法、回應等,如正義網3月11日刊發(fā)的報道《代表委員熱議最高檢工作報告:措施更加完善》、《崔永元:最高檢報告兩次提及查辦征地拆遷案件》、《代表高度評價最高檢工作報告:肩負重任不推卸》以及《白瑪赤林:檢察機關預防犯罪服務民生成效突出》等。以上報道均被各大網絡媒體多次轉載。
多數網媒在轉載與最高檢工作報告相關的報道時都具有一個顯著的特點,即采用“標題+報告摘編”的形式來凸顯高檢報告中較為吸引眼球的部分,如新華網的報道被網媒分解轉載為《最高檢會同有關部門抓獲在逃職務犯罪嫌疑人1282人》、《最高檢打擊侵害幼兒園兒童等師生生命安全犯罪 》、《最高檢2010年立案偵查涉及國家工作人員的商業(yè)賄賂案10533件》、《最高檢嚴查火災等事故背后涉嫌職務犯罪的國家工作人員1037人》以及《曹建明:最高檢重點排查解決“牢頭獄霸”問題》等數個小篇幅報道。再如,3月12日,最高人民檢察院辦公廳主任白泉民做客新華網兩會會談,為網友解讀了最高人民檢察院工作報告。當日上午,新華網以題為《白泉民解讀最高人民檢察院工作報告》的報道全文刊發(fā)了白泉民的受訪記錄,被網媒全文或摘編轉載達200余次。同樣,網媒在轉載時,根據不同的解讀重點將報道進行了分割,細分為《白泉民:三項舉措促進社會管理創(chuàng)新》、《白泉民解讀人民監(jiān)督員制度》、《白泉民:三項工作懲治和預防瀆職侵權犯罪》、《白泉民:今年最高人民檢察院工作報告有四個特點》以及《白泉民:去年檢查工作取得七方面新成績》等多個報道。
針對兩高報告,部分媒體例如《京華時報》、中國網、光明網、四川在線等,還刊發(fā)了相關評論文章,在品讀兩高報告的同時,肯定了報告中所彰顯的“司法護盾”精神和民生情懷,并且提出了中肯的建議。
此次網民對于兩高報告的關注形式由傳統(tǒng)的新聞跟帖轉變?yōu)槲⒉┺D發(fā)和評論。微博成為了兩高報告亮點的重要傳播平臺,廣大“脖友”紛紛轉發(fā)簡短摘錄了報告內容的微博,并加以諸如“地主惡霸、貪官污吏的末日到了”、“百姓高興”等的微評。截至3月12日14時30分,新浪微博共有與最高檢工作報告相關的微博1447條;此外,正義網法律微博則特別針對最高檢工作報告開辟了“檢察提案”專題,廣大“脖友”紛紛織圍脖建言獻策,展現了極大的參政熱情。
綜觀最高檢工作報告相關報道的傳播情況,可以發(fā)現媒體在報道時,多在“解讀報告內容”上下了一定的功夫,而解讀的重點仍然與民生密切相關,如關注最高檢對于征地拆遷犯罪的查處,側重解讀最高檢打擊“牢頭獄霸”以及嚴查高官腐敗等問題,均與近年來一些廣為關注的熱點事件密切相關。
【國內評論】
針對兩高的工作報告,國內的媒體評論多以肯定為主,認為兩高報告呼應民生、體現民意,對人民群眾最為關心的問題做出正面回應,彰顯了“司法護盾”精神,并提升了人們對“司法公正”的信心。另外,對于兩高報告中提到的2011年的工作任務,一些媒體在評論文章中也提出了相關的建議。
肯定:兩高報告呼應民生 彰顯“司法護盾”精神
《京華時報》3月12日發(fā)表評論文章《關注兩高報告聚焦司法公正》,結合中國實際情況對兩高報告中的內容進行了解讀。文章稱中國的司法機關一直處于某種困境中,既擔負著“運送正義”的法定職責,又未能享有與職責相匹配的地位保障,所受的外來干擾和矛盾壓力非比尋常。尤其是在社會轉型期,各種利益沖突加劇、矛盾糾紛錯綜復雜,司法機關不得不更多地肩負起“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的任務,以辦案化解矛盾、謀求穩(wěn)定。這在今年的“兩高”報告中更有鮮明體現,檢、法兩家在審理民生案件、加強司法便民、解決涉訴信訪等方面下足了工夫。例如,曹建明在報告中提到,嚴肅查辦征地拆遷、社會保障、勞動就業(yè)、醫(yī)療衛(wèi)生、招生考試等民生領域的職務犯罪。王勝俊在報告中提到,依法公正審理就業(yè)、教育、醫(yī)療、住房、消費、社會保障及婚姻家庭等涉及民生的案件,切實維護群眾合法權益。
四川在線“天府評論”《品讀兩高報告》一文對兩高報告中提到的嚴格證據、查辦貪腐、打黑除惡、規(guī)范量刑、廉潔司法等五大焦點問題一一做了點評。稱兩高報告回應了人民群眾對司法公正的吁求,反映出司法機關以懲治犯罪、維護公民合法權益為己任,在維護公平正義道路上所做出的艱苦努力,“五大焦點”更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的基準點。
建議:欲完成目標任務 需加強隊伍建設
光明網評論《“兩高”完成目標任務,隊伍建設是關鍵》從隊伍建設的角度對兩高今后工作任務的開展提出了建議。文章認為,隨著改革的不斷深入,社會矛盾也越來越突出和彰顯。而2011年,又是國家“十二五”規(guī)劃開局之年,這就越發(fā)顯得司法部門在化解社會矛盾、打擊刑事犯罪、維護社會和諧穩(wěn)定方面的重要作用。要做好這些,需要廣大司法人員去構建、去執(zhí)行、去落實。司法隊伍的建設是完成高檢七項、高法六項任務的重中之重。
文章繼而強調,要做好司法隊伍建設,首先要安好頭。各級檢察院、法院的一、二把手,一定要由精通法律、原則性強、敢碰硬、會團結、善協調、不謀私利的人擔任。此外,司法隊伍的純潔性也顯得特別重要,他們的思想境界、法律水平、群眾觀念的高下,決定著具體案件的公平公正,決定著判決生效案件的執(zhí)行力度。所以,兩院司法人員必須個個都是法律意識強,法律知識都能吃通吃透,對證據的辨別、采信做到精準。隊伍建成后,還必須經常開展教育實踐活動,弘揚公正、廉潔、為民的司法核心價值觀,加強法官職業(yè)道德修養(yǎng),強化群眾觀念,增進群眾感情,改進司法作風,規(guī)范司法行為。做到廉政公平常抓不懈、警鐘長鳴。只有這樣,才能完成人民賦予的重任,才能減少冤假錯案的發(fā)生,才能以更大的力度查處違紀違法行為,確保司法公正廉潔。
【外媒看點】
外媒報道方面,由于3月11日兩高報告發(fā)布當天,日本本州島附近海域發(fā)生8.8級地震,因此12日多家外媒的頭版均為報道此事的相關內容,關于“兩高報告”則著墨不多。對此有所提及或發(fā)表評論的境外媒體有香港的《大公報》、《文匯報》,新加坡《聯合早報》,臺灣《中國時報》以及美國之音。其中《大公報》對兩高報告報道較多,用了一整版的篇幅對報告內容進行解讀,其通欄標題也有別于境內一些媒體的報道角度,如《兩高報告突出反腐維穩(wěn) 嚴懲國家安全穩(wěn)定犯罪》。另外,該報還在報道中重點關注了2010年冤假錯案及監(jiān)獄非正常死亡事件的查辦、處理情況。其所配發(fā)的兩篇評論,則重點關注了“司法不公”現象。
其中《昏案并不如煙》一文認為,一段時間以來,冤案錯案的接連曝光,讓司法不公成為公眾關注的焦點。在人民網推出的兩會熱點調查中,司法公正連續(xù)三年位居前十行列,且由2009年的第九位、2010年的第八位,躍升至2011年的第二位,顯示民眾對于司法公正的期待逐年攀高!盎璋浮边B連,可能導致民眾對政府產生信任危機,對法律神圣和尊嚴產生懷疑,對自身的合法利益能否得到保護產生顧慮,應引起重視。
《司法不公更甚于犯罪》一文則對兩高報告中表現出來的要加強司法公正的態(tài)度表示肯定。稱在兩高報告中,有一個被共同強調提及的詞匯,那就是“陽光”。王勝俊提出推行“陽光司法”,曹建明則提出推行“陽光檢務”,以“零容忍”的態(tài)度嚴查檢察人員違紀違法案件,深化檢務公開,保證檢察權在陽光下運行。這一點也點到了解決司法不公不廉的關鍵。如果有足夠的陽光,就不會有那么多公權力對法律的粗暴凌駕和野蠻干預,就不會有佘祥林、趙作海等數十年的無辜冤獄,就不會有令人憤慨的“躲貓貓死”、“喝水死”等非正常死亡現象。
文章寫道,實事求是地講,“兩高”這幾年的確在推動司法公開、維護司法公正方面下了不少工夫。但司法不公正多年來仍然是民眾意見最多的問題。從制度上而言,中國的法檢系統(tǒng)在法官選拔、法學教育、法律職業(yè)倫理等各方面仍存在許多不足;律師制度在一些基層司法工作中得不到應有的尊重;外部力量對司法的監(jiān)督仍然乏力,基本停留在“得到允許才能監(jiān)督”的尷尬境地,很難能夠主動監(jiān)督而有所作為。在這種背景下,司法的“公”與“廉”就變得十分脆弱,一些法官、檢察官就枉顧法律,將手中的司法權力兌換成金錢。因此,要做到司法公正,做到司法在陽光下運行,就首先必須建立起行之有效的監(jiān)督機制,確!肮迸c“廉”。公生明,廉生威,司法工作的威信才能真正樹立。
除《大公報》外,其他境外媒體對兩高報告的報道形式多為對報告內容的簡單轉載或摘編,而沒有相關的報告解讀與評論。
【網民觀點】
正如前文在“傳播情況”部分所述,針對兩高報告的網民評論并不多見。截至3月12日17時,僅騰訊網于當日轉載《京華時報》的報道《最高檢:今年嚴查官黑勾結欺壓百姓》有23條網民評論,其他轉載報道及其他網媒中的網民留言均較為少見。
“這個提議很好,支持”
騰訊網泰州市網友“深蘭”:這個問題終于得到重視了。
騰訊網網友“綠水*青山”:打心底開心!
騰訊網東莞市網友“行楷/cy”:這就是民心所向!
騰訊網東莞市網友“一葉知秋”:嗯,這個提議很好,支持!希望曹建明同志說到做到!
騰訊網網友“woyaotoucai”:擁護高檢嚴查,希望高院嚴懲;公平的法治社會才能真正的和諧。
“怎樣落實,拭目以待”
騰訊網懷化市網友“靈芝草”:說的不錯,怎樣落實?拭目以待。
騰訊網網友“戀上別人的床”:雷是響了,但我們人民想看到的是下雨……
騰訊網網友“刀具”:希望政府能夠說到做到,能為百姓真正謀權益,辦實事。
“希望成為常態(tài)”
騰訊網保定市網友“肖勇”:希望成為常態(tài),而不是幾年才打擊一次。
騰訊網上海市網友“飛魚”:不在于多么嚴厲的打擊,而在于怎么防范!沒有監(jiān)管就會有腐敗。
【微博評論】
針對兩高工作報告,正義網法律微博專門開辟了“兩高報告”專題討論區(qū),“脖友”響應積極,發(fā)言踴躍。截至3月12日17時,該話題居當日話題榜榜首。
@Ljmyvmt:嚴格證據、查辦貪腐、打黑除惡、規(guī)范量刑、廉潔司法……參加兩會的代表委員認為,高檢報告直面焦點問題,回應了人民群眾對司法公正的吁求,反映出檢察機關以懲治犯罪、維護公民合法權益為己任,在維護公平正義道路上所做出的艱苦努力。
@霍琳:反瀆職侵權工作越來越受到重視,這一點目前體現在中央領導的關注和工作報告中,而民間對檢察機關反瀆職侵權的職責還了解得不多,瀆職侵權案件還需要群眾的大力支持,同時群眾對反瀆職侵權檢察工作的支持也來源于我們自身的大作為,以自身作為為反瀆樹起檢察品牌。反瀆工作天地寬——反瀆,加油!
@豐裕陽光:中央高度重視反瀆職侵權工作。
@陶英杰:最高法院受理了1萬多件案子,應該說法院的同志們很努力,但是從制度設計上,不是一個長久之計。美國最高法院9個人,日本最高法院15個人,我們最高法院600-800人!最高法院審這么多案子,矛盾向“最高”集中,會使最高法院陷入事務而決策功能下降。
@陶英杰:“兩高”報告中諸如辦案數量、查獲人數、審結率等數字,例行統(tǒng)計中得出的上升或是下降的百分比,并不一定能反映出普通公民對司法的切身感受。作為最高的司法機關,如何準確判斷當前的司法現狀,評估公眾的司法期待值,提出切中時弊的改革舉措,更值得關注。
。ㄗ髡:仝玉娟 黃暉 夏耘海 正義網絡傳媒研究院出品)
京ICP備13018232號-3 |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230016 |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京B2-2020355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0110425 | 廣播電視節(jié)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0541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京)字第181號 | 出版物經營許可證京零字第220018號 | 京公網安備11010702000076號
網站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8642 3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