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案將隱私的定義修改為,隱私是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安寧和不愿為他人知曉的私密空間、私密生活、私密信息。這意味著,“私人生活安寧”成為隱私權的重要內涵。草案不僅明確自然人的個人信息受法律保護,還將自然人的“電子郵箱地址”和“行蹤信息”納入個人信息的范圍。">

黄色av网址在线|人人爽人人爽av|国产免费传媒观看|久草一区一区三区|激情亚洲人妻视频|日本三级片成人在线播放|老司机伊人99久久精品|rihanzaixianoumei|自拍偷拍综合|少妇富婆一区二区三区

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檢察院主管 檢察日報社主辦
 
首頁>>2020年>>202004>>2020全國兩會>>最新播報

民法典人格權編草案:強化對人格的全面保護

個人信息保護

時間:2020-05-15 09:58:00  作者:  新聞來源:新華網

評論投稿 打印 轉發(fā) 復制鏈接  |  |  字號

  

  

  漫畫:強化 新華社發(fā) 朱慧卿 作 

  新華社北京5月15日電 題:民法典人格權編草案:強化對人格的全面保護 

  新華社記者劉奕湛

  從保障公眾私生活“安寧權”,到構筑個人信息安全防火墻;從全面建立反性騷擾制度防線,到及時應對基因編輯等新技術對人格權的挑戰(zhàn)……保護人格權、維護人格尊嚴,是我國法治建設的重要任務。民法典加強人格權立法,使其獨立成編,強化對人格的全面保護,讓人民生活更有尊嚴。

  “這是我國民事立法和民法典體系的重大發(fā)展和創(chuàng)新,是對人格尊嚴民法保護的深化,有利于促進人格權的司法保護。”全國人大常委會組成人員認為,人格權獨立成編,在世界民法典立法史上具有創(chuàng)新意義、實踐意義和時代意義。

  人格權是民事主體對其特定的人格利益享有的權利,關系到每個人的人格尊嚴,是民事主體最基本、最重要的權利。2018年8月,人格權編草案首次亮相。此后,人格權編草案經過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多次審議,不斷修改完善。

  隨著時代的進步、技術的發(fā)展,人們的私人生活邊界不斷拓寬,隱私權和個人信息保護成為難題——頻頻響起的騷擾電話、花樣百出的電信詐騙……人們期待:是否還能有不被打擾的私人生活?

  民有所呼,法有所應。人格權編草案對隱私權和個人信息的保護可謂濃墨重彩。草案在現(xiàn)行法律規(guī)定基礎上,進一步強化對隱私權和個人信息的保護,在公民隱私權保護上有了新突破,對“隱私”的定義作出了更完善的規(guī)定。

  此前的人格權編草案三審稿規(guī)定,隱私是自然人不愿為他人知曉的私密空間、私密活動和私密信息等。有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單位和專家學者提出,維護私人生活安寧、排除他人非法侵擾是隱私權的一項重要內容,建議在隱私的定義中增加這一內容。

  草案采納了這一建議,將隱私的定義修改為,隱私是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安寧和不愿為他人知曉的私密空間、私密生活、私密信息。這意味著,“私人生活安寧”成為隱私權的重要內涵。

  草案不僅明確自然人的個人信息受法律保護,還將自然人的“電子郵箱地址”和“行蹤信息”納入個人信息的范圍。

  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研究員孫憲忠指出,將“電子郵箱地址”和“行蹤信息”納入個人信息范圍,讓個人信息保護的定義更加清晰全面,但要從源頭有效治理個人信息泄露,還必須加強對互聯(lián)網公司、銀行、物流企業(yè)等信息收集者的引導與規(guī)制。

  遭遇性騷擾怎么辦?在人格權編草案的立法過程中有了答案:禁止性騷擾被寫入草案。這是立法機關以法律制裁違法、撫慰心靈的具體體現(xiàn)。

  隨著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的推進,人格權編草案的“禁止性騷擾”規(guī)定也在不斷細化完善。草案規(guī)定,機關、企業(yè)、學校等單位應當采取合理的預防、受理投訴、調查處置等措施,防止和制止利用職權、從屬關系等實施性騷擾。這意味著“用人單位”的范圍可以涵蓋幼兒園、醫(yī)院等事業(yè)單位,以及民辦非企業(yè)單位,增加了可操作性。

  對人體基因、人體胚胎等醫(yī)學和科研活動作出一般性規(guī)定,避免科學倫理“不能承受之重”;強化了對自然人聲音的保護……人格權編草案體現(xiàn)了以人民為中心的發(fā)展理念,彰顯了保護人格尊嚴、促進人的全面發(fā)展的人文關懷。

[責任編輯:zywwangyue]
電子報
北京正義網絡傳媒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未經授權 嚴禁轉載 Copyright © 2025 JCRB.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備13018232號-3 | 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230016 |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京B2-2020355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0110425 | 廣播電視節(jié)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0541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京)字第181號 | 出版物經營許可證京零字第220018號 | 京公網安備11010702000076號
網站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8642 3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