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0日據上海警方通報,4月19日上海車展上一女子因與特斯拉品牌公司有消費糾紛,站上特斯拉展臺的車頂高呼“特斯拉剎車失靈”表達不滿。大聲吵鬧一度引發(fā)現場秩序混亂,并造成車輛一定程度受損。目前該女子因擾亂公共秩序被處以行政拘留五日。特斯拉官方也于4月20日深夜發(fā)布道歉,稱將成立處理小組,配合官方調查。(據4月20日中國新聞網消息)
此次特斯拉事件讓人不禁想起奔馳車主哭訴維權,情景何其相似!公開鬧事博眼球的極端維權方式竟然變成了維權的習慣路徑,這不正常。任何維權都不應以損害他人財物、擾亂公共秩序為代價,而應通過法律渠道解決。車鬧的維權方式固然不可取,但是更值得反思的是這種激進路徑背后的真正原因。產品質量是否過關?維權投訴渠道是否暢通?消費者的合理訴求和合法權益是否得到保護?
其實特斯拉剎車失靈已非一日之爭,此前海南、四川、廣西等多地發(fā)生的車禍事件中普遍反映特斯拉剎車系統電子信號出現錯誤,剎車踩不動的問題。除此之外,還存在“自動加速”“數據造假”等爭議。然而特斯拉面對消費者的質疑,從未公開過任何相關數據進行說明。消費者拿不到一手數據,訴訟維權也很困難。
汽車安全關乎道路交通安全,特斯拉作為全球電動汽車的領軍品牌,理應承擔更多的社會責任。面對消費者,不應以居高臨下的姿態(tài)將其視為對立敵手,甚至惡意揣測車主的維權動機,而應尊重消費者的合理訴求,以誠懇的態(tài)度協商解決。在產品生產層面更應加強系統及部件測試,降低出錯率,對于車主質疑的質量問題,則應該暢通投訴維權渠道,雙方提交證據給第三方專業(yè)權威機構檢驗,通過擴大檢驗機構數量,公開真實行車數據等方式查清是非曲折。而相關立法、監(jiān)管部門也應該重視解決特斯拉“數據霸權”問題,打破信息壁壘,給消費者更多講理的底氣。
消費者面對消費糾紛,更應該保持理性,通過4s店、品牌方、消費者協會投訴或者法律訴訟調解等正常渠道維權。切莫懷“以鬧取勝”之心,圖一時泄憤之快,憑一己之私擾亂公共秩序,最終只會受到法律懲罰,得不償失。
京ICP備13018232號-3 |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230016 |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京B2-2020355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0110425 | 廣播電視節(jié)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0541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京)字第181號 | 出版物經營許可證京零字第220018號 | 京公網安備11010702000076號
網站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8642 3089